2月9日,奎屯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口角争执引发肢体冲突的健康权纠纷,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员的善意引导下达成执行和解。不仅申请人葛某拿到了6000元的治疗费,而且原本针锋相对的双方握手言和,一直纠缠于葛某和吴某间的心结也解开了。
2021年6月的一个清晨,被执行人吴某和申请执行人葛某因工价问题在劳务市场发生争吵,葛某丈夫随即也加入这场口水战,随后便升级为双方的肢体冲突。吴某与葛某、葛某丈夫相互撕扯、推搡,冲突过程中吴某一下将葛某推倒在地……葛某因伤住院花费4万余元治疗费,经鉴定为十级伤残,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葛某遂诉至奎屯垦区人民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吴某赔偿葛某各项损失7.7万余元。
判决生效后吴某并未履行文书义务,葛某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员拿到案卷后,调查吴某财产状况,发现其名下无房、无车、无存款等可供执行财产,手机号早已是空号,邮寄的法律文书也被退回。眼瞅着以打零工为生的葛某不仅拿不到自己的赔偿金,现因伤致残连基本生活保障都存在困难,执行员决定立即对吴某的户籍地址进行走访。
2月2日下午,执行员敲开了吴某户籍住址的房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询问找谁……表明身份后,执行员了解到屋里居住的是被执行人吴某的父母,吴某已经很久没有在家中居住。执行员细心向吴某父母解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希望其父母做吴某思想工作,配合法院执行。当天临近下班时间,被执行人吴某联系执行员,表示愿意积极履行该案义务,但因近年生意失败,实在无法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希望法院不要把他纳入失信“黑名单”,自己想同申请人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直至案款全部还清。
考虑到吴某的现有经济状况和还款态度,执行员积极与申请人葛某沟通,告知法院对吴某的财产调查情况和吴某的实际经济情况,并研究分析分期履行的可能性。2月9日,葛某、吴某到法院协商还款事宜,一开始双方情绪十分激动、言语激烈,纠缠于当初双方动手谁对谁错的问题,场面一度陷入崩溃状态……执行员等双方当事人情绪宣泄过后,开始做思想说服教育工作,告知他们遇事应冷静理性处理,而不是争吵谩骂甚至拳脚相向,并以强制执行为后盾调和双方矛盾。
最终,吴某从口袋里掏出凑到的6000元现金交给葛某,葛某也同意了吴某的分期还款方案,双方自愿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