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设备的名称是什么?在买卖合同附件中对应的编号是多少?”“这个U型辅助管一共有多少个?具体对应的是哪个设备的哪个位置?”“平台上这堆放的是什么?数一数有多少个?”循声看去,一群人围着一堆设备仪器正在那里紧张忙碌地探讨着,确认着。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近日,奎屯垦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涉及融资租赁业务的案件,起因是申请执行人某机电公司申请强制执行某能源公司。执行过程中,该院执行局依法查封了该能源公司的厂房以及厂房内的多套设备。在进入拍卖阶段时,案外人某融资租赁公司提出执行异议,称其对被查封的机器设备拥有所有权要求排除强制执行。因该融资租赁买卖合同标的涉及近三个亿的资产,且一旦排除执行,对该院受理的其他申请被执行人的案件影响较大,为了核实清楚该融资租赁合同所涉标的的准确范围, 8月3日一早,该院综合审判庭的法官王玉娟、执行局执行员岳鹏宾以及书记员一行5人,顶着烈日下40度的高温,与案外人的工作人员一起在厂区内不同的区域之间和建筑内穿行,一一核实并确认每个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对应的合同所属编号,整个现场勘察全程录音、录像。历经一整天的忙碌,终于核实清楚了机器设备的有关信息,到下午八点结束时每个人的制服上都布满了白色的汗渍,衣服一整天湿了干,干了再湿,连案外人都不禁发出感慨:“你们法院的干警很敬业!”